繁體中文

Dr. Leo K.M. CHIU 趙啟明醫生醫務所
健康資訊
1. 包皮環切手術
2. 腳趾甲內長(嵌甲)
3 皮下腫塊切除
4. 痔瘡
5. 肛瘺(肛門廔管)
6. 大腸、直腸癌
7. 大腸鏡檢查及瘜肉切除
8. 胃鏡檢查 (OGD)

趙啟明醫生醫務所 

  • 除提供住院手術外, 診所內設有手術室,方便安排進行手術而無須住院,省卻時間,更具成本效益
  • 手術用具經超聲波清洗後,再以高壓蒸氣消毒,確保用具整潔無菌
  • 手術期間,採用精確儀器緊密監察病人的心律、血壓和血液帶氧飽和度,確保手術安全



健康資訊(外科項目)

1. 包皮環切手術  / 割包皮

包皮是陰莖末端的一層皮膚,一般稍稍覆蓋龜頭可以輕易的往後推,露出整個龜頭




割包皮原因
  • 包莖:包皮過窄,無法輕易的往後拉退以露出龜頭
  • 包皮發炎:包皮過緊或過長,無法徹底洗淨包皮內分泌物,引起包皮發炎。長期發炎愈合後包皮口结疤,造成尿道口狹小影响排尿。
  • 尿道感染:細菌生長,通過尿道還可以引至小孩子尿道感染
  • 影響性生活:包皮過緊,在陰莖勃起時引起不適或疼痛
  • 嵌頓包莖:包皮開口過小,包皮上翻後,狹窄處箍著龜頭溝,影響血液回流,引起劇痛

包皮環切術

把過長或過窄的一段包皮切除,讓龜頭露出來,再以可吸收的縫線將傷口縫合。手術可採用局部麻醉在診所內施行,需時約30至45分鐘,無須住院。術後即可恢復日常活動,一般不需要特別休息。手術不會影響排尿。初時傷口有輕微拉扯疼痛及瘀腫,需要時服用止痛藥,症狀便會減退。手術後應保持傷口清潔乾淨,平均在2至3週後線結會自行脫落並不需要拆線。而4至6週後,傷口完全復原,可恢復性生活
 
包皮環切術的風險
包皮環切術所導致的併發症比率相當低,比率約在0.2% 到0.6%。最常見的併發症是出血和感染


2. 腳趾甲內長(嵌甲): 
回到首頁


楔形趾甲及甲床組織切 除

趾甲主要的功能是保護趾尖防禦損傷。嵌甲大多發生於足拇趾的外側,若修甲過短過深,加上鞋頭過緊,腳趾被擠壓,趾甲生長可刺傷及插入甲溝邊緣组織,並導致反覆感染,出現红腫熱痛等炎症反應。如耽誤治療,會進一步化膿,並增生肉芽,引起持續疼痛, 導致骨髓炎


手術治療

已化膿患者,抗生素及止痛藥多不能奏效,手術治療可避免感染惡化,以下兩類病人更應儘快接受手術:

  • 血管硬化病患者下肢血液供應不足,足部一旦缺損,便難癒合。
  • 糖尿病患者對細菌的抵抗力薄弱,感染迅速蔓延,造成足部廣泛的組織壞死,甚至導致截肢。
手術
將病甲部分拔除,並把病變的甲周邊軟組織、肉芽及部份甲根甲床切除


3. 皮下腫

常見的皮下腫塊有:粉瘤(又稱皮脂腺瘤)、脂肪瘤及纖維瘤等

皮脂腺瘤
皮脂腺是皮下组織,當皮脂腺管口閉塞,皮脂瘀積令皮脂腺變大而形成皮脂腺瘤。皮脂腺瘤不痛也不癢,表面可見開口小孔,變大後觸摸時會疼痛。如併發細菌感染,會出現紅腫熱痛等發炎症狀,甚至引發蜂窩組織炎

手術治療
礙觀、脹痛、擔心惡性腫瘤等 都是手術切除的原因
  • 手術可在診所內施行
  • 於 粉瘤周圍注射局部麻醉劑, 小心地把皮膚割開,提防將腫塊刺破,再把腫塊整個拿出,然後將傷口縫合
  • 已經發炎的囊腫,則建議先將囊腫切開,作清創排膿的處理,等到發炎消退,再擇期割除

4. 痔瘡
回到頁首


痔瘡是非常普遍的肛門疾病,症狀包括大便出血、痔瘡脫出或肛門疼痛。

肛管(anal canal)末端有一組協助肛門正常閉合的結構,稱為「肛墊」( anal cushion)。當肛墊鬆弛,而逐漸下移、脫垂便形成痔瘡。痔瘡並不是因感染發炎形成的膿腫。


內痔分為四等級

第一級:只有大便出血的症狀
第二級
大便時,痔
瘡脫出,但不久便會縮回肛門內
第三級
痔瘡脫出後,需要按壓才能縮回肛門內
第四級
:痔瘡脫出後,無法縮回肛門內

保守療法
高纖飲食及藥物治療,可減輕症狀及防止病情惡化,並不能令痔瘡消失
  • 硬化劑注射適用於第一級的早期痔瘡


  • 橡皮圈結適用於第二級或第三級的痔瘡






  • 手術切除則更為有效及徹底,適用於
  1. 嚴重的第三級或第四級痔瘡
  2. 經保守治療而病情未有改善
  3. 大便後痔瘡經常脫出
  4. 肛門周圍長有很多外痔

回到首頁
5. 肛瘺
(
肛門廔管)


「廔管」,是指從肛管或直腸通往肛門周圍皮膚的不正常管道。






肛門廔管的形成
  • 正常人體有七至八個肛門腺體
  • 腺體的開口阻塞後引起感染,形成膿泡
  • 感染向外延伸往肛門周圍的皮膚組織
  • 膿泡穿破皮層,造成外出口,便形成隧道般的不正常通道
  • 因為與直腸相通,糞便和細菌會持續污染管道
  • 反覆出現肛門周圍紅腫熱痛等發炎化膿症狀。當膿瘍從皮膚破裂流出後,症狀也隨即消失,這膿瘍好得差不多時常常留一小硬塊(肉芽)總是好不了。症狀會不定期發作,有時只是分泌一些膿樣的液體,嚴重的話又會變成肛門膿瘍,非常腫痛。如化膿反覆的發作,就可能像樹枝般延伸成多處的外開口,損害肛門括約肌,併發成更複雜的廔管,造成治療上的困難。
肛瘺 (肛門廔管)手術
廔管切開術
  • 保守治療一般無效,外科手術才能根治病源,杜絕復發、和避免不必要的肛門括約肌損傷
  • 找到肛門周圍廔管的外部開口,然後將探針從外開口延著管道找出廔管的內部開口
  • 將整個廔管管道切開
  • 除去感染發炎的肛門腺體(anal gland)並刮除壞組織充分引流,清除持續性發炎的廔管
  • 傷口不縫合,以避免表層組織過早癒合,而造成一個空間堆積膿瘍
  • 每天以溫水坐浴保持傷口清潔,讓傷口從深處慢慢癒合出來,一般需要數週才會完全癒合






回到頁首

6. 結直腸癌

結直腸癌高居本港常見癌症的第二位。港人一生中患上結直腸癌的風險約4%。
腸道內壁細胞經常更新, 若生長過速,形成細胞叢,稱為瘜肉(polyp)或腺瘤 (adenoma)。瘜肉並非癌組織, 但如果細胞出現突變, 生長不受控制,便可能在數年間演變成癌

香港結直腸癌概況



腸黏膜細胞『基因突變』的累積進展成癌












病徵




回到頁首

7. 大腸鏡檢查腸瘜肉切除

為什麼要進行結腸鏡檢查?

結腸鏡偵察瘜肉或腸癌的準確度超過90%。如發現有瘜 肉,可在檢查期間同時切除,以減低日後發展成腸癌的機會。再者,結腸鏡可及早發現腸癌,提高治癒機會

大腸內視鏡的應用
診斷(Diagnosis):已呈現腸病症狀者,如大便有血、 大便習慣改變及貧血症等
篩選(Screening):高危族群,如有直系親屬患上結直腸瘜肉或癌的人士
監察(Surveillance):曾經患有結直腸癌或瘜肉的病人




結腸鏡檢查前應怎樣準備?
檢查前須開始低渣飲食,並以藥物潔淨腸道,讓醫生能看清楚腸道內壁

進行結腸鏡檢查時會怎樣?



注射鎮靜劑後,左側臥,然後醫生會將一條柔軟幼管「結腸內視鏡」放入肛門,再將空氣注入腸道,把結腸內腔擴張,以便清楚檢驗腸道內壁。需要時醫生會取下組 織 樣本化驗「活組織檢查(biopsy)」。
醫生亦可以把一條金屬線圈穿過腸鏡的通道,利用電流將瘜肉無痛地切除,送往化驗,確診瘜肉的性質後,再決定日後 是否需要定時接受結腸鏡監察。



 
8. 胃鏡檢查簡介
回到頁首

什麼是胃鏡檢查?
一條附有鏡頭及光源的柔軟幼管放進上消化道,來觀察及診斷食道、胃及十二指腸等消化道的病變。

為什麼需要做胃鏡檢查?
診斷腸道出血、胃痛、 噁心和吞嚥困難等症狀的原因。需要時在檢查過 程中醫生會取下組織樣本化驗「活組織檢查(biopsy)」。

應如何準備檢查?

提供所服用藥物及任何藥物過敏反應的資料。檢查前6 小時應停止飲食 (包括水) , 讓醫生可安全及清楚地觀察消化道內腔。如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、高血壓或懷孕等,須告訴醫護人員。年老、行動不便的病人應由別人陪伴前來檢查。


在胃鏡檢查時會怎樣?
檢查前在喉部噴上局部麻醉藥,並於靜脈注射鎮靜劑,再將內視鏡經口部放進上消化道進行檢查。一般來說,整個檢查需時約10至20分鐘。


可能出現的併發症:
胃鏡檢查是非常安全的,檢查期間病人或會感到惡心及上腹膨脹不適。喉部被局部麻醉後會引致大約一小時多的吞嚥困難。在瘜肉切除的位置或會出血,但一般來說並不嚴重。其他罕見的、較嚴重的併發症包括腸道穿孔、藥物過敏、心肺併發病等。

檢查後注意事項:
因為喉部麻醉藥及鎮靜劑藥的影響需要一段時間才消退,為防哽咽, 檢查後須禁食一小時。鎮靜劑可能會影響反應和判斷力,至少在檢查後24小時內,不可駕駛、使用機械或飲酒,亦應避免作出任何重要的決定。病人應依照醫護人 員指示完成藥物療程



繁體中文

简体中文